正在阅读:新春农家看振兴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安庆新闻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新春农家看振兴

转载 aq1632023/02/28 14:37:0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安庆新闻网 作者: 12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编者按

  2月13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正值春耕备耕之际,本报组织多路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走访采风,着眼安庆广袤大地上,深入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所带来的可知可感的新变化、实实在在的新收获,凝聚起共担使命、共谱新篇的强大合力,描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蓝图。

压题照片田间管护保丰收.jpg

  2月23日,望江县雷池镇抢抓农时,组织大型旋耕机处置剩余冬闲田。

  雷池镇2023年种植小麦面积达6.9万亩,当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大户利用无人机对返青麦苗进行追肥、除草等,促进小麦提质增产,精准靠前护航乡村振兴,预计今年产量在6200万斤以上。 全媒体记者 储永志 通讯员 张丽 摄

  智慧农业奏响科技兴农序曲

  2月15日上午,位于宜秀区白泽湖乡黄石村境内的某农业公司连栋育苗大棚内,公司技术负责人彭益富正在二道膜内,查看瓠子苗培育情况。瓠子苗床位于三道膜内,膜已打开,只见一排排1米多宽的“绿毯”向远处延伸而去。

  该公司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黄石村资源环境优势,规划建设千亩大棚蔬菜产业园,现已建成面积650亩,有辣椒、瓠子、圣女果等17个果蔬品种。

智慧农业奏响科技兴农序曲.jpg

  彭益富仔细端详着瓠子苗。 全媒体记者 罗少坤 摄

  “每增加一道膜,夜温可以增加3到4度,育苗对温度要求尤其高,播种、出芽没有温度保障不行。”彭益富说,“瓠子、黄瓜、扁豆、辣椒等苗子,从年前开始培育,到现在将近一个月了,可以开始移栽了。育苗能够顺利进行,除了这几道膜,地热系统也功劳不小。”

  彭益富拿起一块苗盘,记者看到,苗盘下面的苗床,布设着一根根线路,苗床的一端,是这些线路的控制开关。彭益富说,这个就是地热系统,整个6亩育苗大棚都有布设。这些线路叫地热线,这个开关叫温度控制器,苗床下面设有温度感应器。整个系统会根据预先设定,自动调整苗床温度,满足育苗条件。

  在一处120亩连栋种植大棚内,经过翻耕、平整的土地形成一块块垄,一周后即将栽种辣椒,每块垄上都有一条长长的软管,这是基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目前已经实现种植大棚的全覆盖。

  “这些管子上面有一个个小孔,水肥一道走。目前主要用于浇水,辣椒栽下后,它才真正发挥大作用。浇水、施肥,过去都靠经验,费时费力,这个水肥一体化系统可以做到精准喷施,各项参数可控,还能节省人工。”彭益富说。

  农业科技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强劲引擎,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位于潜山市源潭镇的某农业公司,以石斛种植、加工、营销为主,经过几年的技术开发,对林下仿野生石斛的种植建立起完整的技术体系,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在公司源潭镇林下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石床分布在松树林下,石床由卵石构成,一株株石斛就生长在石床上。石床上方,布设着自动喷淋系统。

  公司副总经理李乔松介绍,石斛生长周期长,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格,能够承受低温,不能阳光直射,喜阴、喜湿但又不能过湿,公司3个基地都是仿野生林下种植,最大的基地在天柱山,有2000亩。

  从种植石斛开始,公司就在不断完善智慧农业系统,以区块链、大数据、实时视频网络、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打造专业的森林生态标志产品信息服务平台。这一平台覆盖了森标产品的种养殖、加工、检测、仓储运输、产品交易、消费者互动等环节,可完成产品认定、环境监测、供应链管理、商品交易等服务功能,构建森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体系,为生产、加工商、销售商、政府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可信赖、端到端全产业链的信息服务。

  “这个系统目前3个基地全部覆盖,不仅可以对石斛生长环境进行调节,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对石斛实现原产地信息监控,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数据实时更新,为产地环境信息和采集、检测、运输、销售等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体系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支撑。产品包装盒上有一个二维码,消费者扫一扫,就可以知道这盒石斛什么时候生产、在哪块地生产、怎么加工、怎么运输发货等信息。”李乔松说。

  “牛倌”的致富“密码”

  2月16日上午,桐城市吕亭镇狮山家庭林场中的牛棚里,基地负责人王少球正在给牛喂食秸秆。虽说很忙碌,但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今年56岁的王少球是吕亭镇狮山村人,作为一名肢体残疾人,他没有自暴自弃。结合以前当过兽医的工作经验,他在2015年开始投身肉牛养殖业,目前已经发展成存栏量达百余头的养殖场,成为远近闻名的“牛倌”。

“牛倌”的致富“秘诀”.jpg

  2月16日,王少球正在忙着喂牛。通讯员 杨林 摄

  谈到养牛的“秘诀”时,王少球毫不吝啬地向记者分享:养牛要想成功,建议从2个方面着手能节约成本,一要在饲料上省成本,二要在饲养技术不求人。

  在节省饲料上,狮山林场肉牛饲料的来源,一半是依靠新鲜青草,一半来自回收的秸秆。面对巨大的秸秆需求,他找到他的老朋友徐文兵。徐文兵在吕亭镇杨畈组承包了700亩水稻田,每年丰收季节每亩稻田产生1200斤秸秆。在王少球收储秸秆之前,因为秸秆禁烧的政策,徐文兵一亩田要花费30元去粉碎秸秆。“老王来了,秸秆全交他处置,自己落个清闲,还省去了一笔支出。”徐文兵说,情况从2017年发生了改变。

  不仅如此,在徐文兵的牵线下,周边的大户共3000亩的稻田秸秆全部交由王少球处置。王少球养牛,一头牛一年消耗30吨干草,120头牛一年就要消耗吃掉3500吨干草。如果从市场上采购秸秆,价格在150元每吨,那么一年的秸秆支出就要40余万元。“通过这种方式,每年仅组织人工收储花费约10多万元,省下20多万元。”王少秋说,和老徐合作是种植户、养殖户和环境保护三赢的结果。

  另外,王少球坚持发展生态立体的养牛模式。狮山家庭林场四面环山,面积1000余亩,区域空间相对封闭,其间灌木丛生。每年3月至10月,老王每天都把牛赶到林场中放牧。“一头成年牛每天食量在干草80斤左右,青草需要100多斤,有长达半年的时间啃食青草辅以秸秆。”王少球坦言,如果光喂食秸秆,3500吨秸秆可能不够。

  王少球还四处求学,了解掌握最新的养牛技术,对于牛的一般疾病他都能处置。该牛场从一开始的30多头牛发展到目前存栏的100多头牛,都是依托繁殖成活率高实现的。

  1月份是王少球养殖牛出栏的时节。今年初他总共宰杀三十多头牛,除去成本等每头牛能净赚1.5万元左右,收入可达35万多元。除此之外,他还种植了千亩油茶,牛粪成了很好的天然有机肥料,为此增收7万元。

  由于规模的发展壮大,他积极招募周边群众务工,给付群众劳务支出约在20万元,带动周边老百姓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我最大的‘秘诀’就是找准方向、坚定信心、知难而上。现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能帮助到乡亲们,那也是饮水思源,本分的事。”王少球说道。

  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

  “去年年末,桂元组的两个当家塘兴修项目点,我每天至少跑两次。这两个项目直接影响着桂元组120多亩良田的灌溉,不关心不行啊。”2月15日上午,在桐城市嬉子湖镇朱桥村桂元组整修一新的当家塘边,该村党总支书记汪伟感慨道。

  去年年末,朱桥村到处都是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村里4个塘口,两个土地复垦点,每天至少有9台工程机械施工。其中,桂元组的两个当家塘兴修项目,不仅是直接关系到农田灌溉大事,也是汪伟通过整合项目资金,解决群众需求的创新之举。

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jpg

  2月15日上午,汪伟(右)正在查看赵庄冲复垦土地上的麦苗长势。 通讯员 李静 摄

  原本该组只有一个当家塘兴修项目,以奖代补资金仅2万元左右,资金远远不能达到群众将两口共15亩的当家塘合并成一口的需求。面对村民代表的热切期望,汪伟也皱了眉,粗略估算,要想将两口塘兴修好,需要资金约10万元。

  后来通过实地查看,汪伟发现塘口下方不到50米处还有一口塘,面积也有10亩,但是塘口却并不深,与周边农田也就不到1米的落差,通过了解,原来这口塘是用农田改造的,由于低洼,容易积水,种植户慢慢就把它改成了塘口蓄水。此时村里另一个村民组正在进行土地复垦,他转念一想,这塘是不是也能复垦呢,如果能,拿复垦的奖补资金来兴塘,岂不是一举两得,既盘活了土地,又兴修了水利。

  通过多方努力,协调国土部门及村民组意见,想法终成现实,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村里没修塘之前,因为灌溉问题,大户已经抛荒土地40多亩了。现在好了,塘也修了,地也整了,盘活了资源,间接为村民组群众每年增加租金收入1万余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村民组长葛贤兵还透露了一个新的喜讯:有客商看上了这口塘,准备搞垂钓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民组增加收入近万元。

  “养殖可以,一定要协调好好种植、养殖之间的用水关系,可不能产生矛盾纠纷。我们的当家塘,还是应该优先保证农田灌溉。”听到这一喜讯的汪伟提醒道。

  在让村集体实现发展、群众实现受益方面,汪伟想的主意还有很多,比如:赵庄冲的那30亩低洼田的处置问题。

  赵庄冲临近水面,地势低洼,经常遭遇水淹,一年辛苦后往往颗粒无收。土地原属村民组将土地转让给前湾组,前湾组经过尝试,也无力扭转局面,就申请将这片土地进行退耕还林。谁料到,种不了粮食也就罢了,居然树也种不了——连续大水造成树木死亡殆尽,土地一片荒芜,杂草丛生。这片土地也成了当地群众的一块心病。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汪伟提议把这片约30亩荒废土地进行机械复垦,整改成床,划分为3—5块区域。利用春耕的良机,组织大户公开招租,将资源盘活,一方面解决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增加村集体和群众受益。这个主意很快得到了大家伙的支持,经多次召开村民组会议研究决定,“朱桥村赵庄冲荒废土地资源盘活”也成了村里的书记项目。

  15日,记者来到来到赵庄冲看到,水涝和荒芜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田垄和麦苗。“去年这块地种了30多亩稻谷,且实现丰收,给种植大户带来至少10000元的纯收入。至于我们村集体,也能有近万元的土地流转金收入。”汪伟说。“可算是把这块‘心病’除了。”

  “新农具”直播“新农活”

  2月17日早上8时,在岳西县古坊乡王程村,80后宝妈徐小云将孩子送到学校赶回家时,摄影师胡琦和团队的小伙伴早早就架好了摄影机,等着她拍摄。

  今天拍摄的主题是“雨水”节气,内容是出嫁的女儿煲一罐汤回娘家探望父母的习俗。拍摄短视频近一年,徐小云早已能轻松面对镜头,在进行简单沟通后,胡琦说“开始”,她便对着镜头说起了话:“‘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

  随后,切换场景,徐小云又拿起喷水壶站到院子里的花草边,“往后的雨水就越来越多了,我今天呢,把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都打理一下。”她很自然地蹲下,边打理花草边说,“养花啊是我从小的爱好……”她娓娓叙说,就像在同老朋友唠嗑。

手机成为“新农具”.jpg

  2月17日上午,摄影师胡琦在给徐小云拍摄短视频。 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摄

  取大骨头、炖汤、给母亲盛汤……徐小云在镜头前忙碌着,摄影师在变换着角度取景,拍了有三四十个镜头,直忙到中午才结束。吃罢午饭后,徐小云又和同事刘丹赶往山里用杂木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基地,打开手机开始现场直播。直播结束后,俩人赶往学校,接回各自的孩子,结束一天的奔波。

  “现在手机是我的‘新农具’,拍短视频、直播是我的工作。”作为一名“乡村网红”,徐小云非常喜欢这份新工作,“能在家照顾孩子、陪父母,还能宣传家乡,帮乡亲们卖农产品,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徐小云出生在1983年,在她出生后,父母为了不让她成为留守儿童,双双留在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维持生计。她毕业后,正好赶上外出打工的潮流,她懵懂地踏上去上海的列车。2016年,她的小宝出生,又考虑到父母年岁已高,便回到家乡陪伴父母,做起了全职宝妈。

  回乡后,徐小云发现现在的农村令人耳目一新,这几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农村可以发展的机遇有很多,再不必“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地从地里刨食。在同学的建议下,她开始借助微信平台卖自家做的豆腐乳、小咸菜、腊肉,还有家乡的茶叶、天麻等农特产品,一年能卖十来万元。

  去年,古坊乡通过“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招引回在四川从事网红打造、短视频运营的专业人士李伟,回乡成立传媒公司,培育乡土网红,拍摄“三农”题材短视频,打造“网红小镇”。李伟在寻找有发展潜质的网红时,注意到卖农产品的徐小云,“她性格开朗,落落大方,又勤劳能干,非常适合。”

  “他来问我愿不愿意拍短视频,我想着能把古坊宣传出去,能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家乡,便决定试试。”徐小云说,去年3月,香椿刚出芽的时候,他们拍了第一期视频。视频只有1分10秒,主要内容是她爬到树上采摘香椿,到鸡窝里捡鸡蛋,回家做香椿煎鸡蛋。“视频虽然不长,但因为是第一次面对镜头,挺紧张的,拍了将近一天。”徐小云笑言,刚开始一个镜头要拍几十遍,现在两三遍就能过。

  此后,她基本保持两天更新一条短视频的频率,拍短视频成了她的工作。和父母一起采茶、窖茯苓、掰竹笋、种洋芋等劳作场景,都成了她视频里展现的内容,每期她还会做一道家乡的特色美食,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作品,深受网友们的喜爱,让她的粉丝从一千多涨到了六万多。

  去年4月,徐小云尝试做起了直播,向网友们宣传推介家乡的茶叶。后来,她又直播卖家乡的猕猴桃、生姜,直播间里人气渐高。“现在出门,经常会听到别人问,‘你就是那个卖猕猴桃的吧?’”被越来越多的人熟识,让徐小云干劲更足,现在她每天都会抽时间直播,有时会卖产品,有时跟网友们聊聊天。去年以来,她通过线上直接销售生姜、茶叶、茯苓、天麻、腌菜等农特产品,销售额达30万元。

  “去年的视频多拍的是我们小家庭的故事,今年会更侧重于宣传古坊。”徐小云说,这也是李伟的初衷。去年同为宝妈的刘丹成为了徐小云的同事,今年她也有了自己的视频号,内容以宣传古坊的美景为主。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去年,古坊乡引进专业传媒公司,培育带动乡村网红20余人。今年该乡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把古坊乡打造成电商服务综合体,带动乡村旅游和农特产品销售,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古坊乡组建了强村富民公司,通过‘公司+团队+网红’,发展农特产品加工销售、传媒直播运营等。”古坊乡副乡长吴宗保说,古坊乡正在打造“直播小镇”,为网红们提供直播基地;同时,打造农特产品公共品牌,申请SC认证,采取“品牌+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茶叶、红心猕猴桃、生态大米等农特产品种植。

  民宿是家,休憩的港湾

  2月21日,走进潜山市天柱山下的天柱村纸岩组,一座现代简约、清爽舒适的庭院映入眼帘。院前的百年银杏十分打眼儿,院内还有棵百年苦槠,老树依然郁郁葱葱,灵气十足。在它的掩映下,一幢白墙青瓦的小楼、一方铺满碎石以青石为径的院落,也显得尤为不俗。

  “小院取名‘院里树下’,灵感正是来自这两棵百年古树。”民宿的主人储楚正在忙着完善院里的陈设,准备趁着年后的旅游淡季给民宿再增加些内容,“房间里还需要装几台电视,院子里我准备搭上可以露营的帐篷、可以烧烤的架子以及可以围炉煮茶的壁炉,客人来了得有能玩的东西。”

  和许多精致民宿的老板不同,储楚并非外来投资客,而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不过是走出去又回来的回乡创业者。1990年出生的储楚,18岁就外出闯荡,先后从事过房产销售、开过美容美甲店、做过微商。

民宿是家,而不是旅馆.jpg

  2月21日,储楚在民宿房间里进行整理。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摄

  这几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柱村从落后的偏远山村摇身变为宜业宜居宜养宜游的“四宜”特色村镇。储楚家门前的土路,也变成宽阔的水泥路,即将升级为沥青路。因此,储楚有了回乡创办民宿的念头。

  乡村民宿不同于农家乐,它是能安放乡愁,能慰藉灵魂的地方。要怎样设计,怎样规划,怎样经营,储楚不懂,于是她决定先从民宿旅行博主做起,去全国各地的民宿探店、学习。2022年,在看了上千家民宿后,她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金钱,回到家乡,开始将闲置12年的老宅改造成精品民宿。

  “民宿的设计费需要10万元,我想节约成本,决定自己设计。”2022年3月,改造开始,储楚每天自己买材料、找工人干活,常常为选什么颜色的板材、小细节怎么打造纠结得睡不着觉,最终,她用一年时间,花了近100万元,做了只有4间房的民宿。

  最右侧靠近苦槠树的,是一个开放式厨房,除了一应俱全的厨具和餐桌,她还装了凸显氛围感的壁炉,壁炉旁还放有一台带支架的电视机。厨房往里是洗衣房,洗衣池、洗衣机、烘干机一应俱全。她还给每个房间都装了中央空调、安了地暖,整栋房子温馨舒适。“我希望我的民宿能带给客人的这就是家的感觉。”储楚带记者参观她打造的民宿,细说的初心,在她看来,民宿是家,而不是旅馆。

  “今年1月8日开业以来,已接待了三四拨客人。”储楚将改造民宿的过程拍成短视频发在自媒体平台,引来了很多人的问询,“未来我会借助自媒体平台来营销,每天开直播,介绍我的民宿及天柱村、天柱山等。”储楚在网络平台有几十万粉丝,她也希望能借助新媒体,宣传家乡,带动农副产品销售。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在储楚的家乡水吼镇天柱村,民宿已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形成了环天柱山民宿集群。“我们将民宿产业作为全镇倾力打造和重点发展的主要产业,目前中高端民宿有20多家,田园风格、中式风格、简约风格、复古风格应有尽有,另还有90多家农家乐。”水吼镇经发办负责人储朝谱介绍,“水吼民宿”正通过“规模+特色”在潜山全域旅游中形成品牌,今年该镇将变“鼓励”为“引导”,变“量”的发展为“质”的提升,推动乡村民宿体质升级,“我们将引导民宿集群发展,并借助项目资金,为民宿集群做好配套设施,建民宿综合服务中心、观景平台、口袋公园等,美化乡村环境,助力民宿高质量发展。

  田间地头“问诊开方”

  2月14日一早,桐城市范岗镇农村服务中心农业技术人员陈武汉来到范岗镇联合村实地察看出现问题的油菜田。“联合村小麦种植大户方怡青反映在使用农药除草剂的时候,由于受风力影响对农户自种的油菜造成一定的影响,引起了矛盾,请我们农技人员下村看看如何补救,减轻农户的损失。”

  在农户的油菜田内,陈武汉弯下腰,轻轻抚摸油菜的茎和杆,仔细查看心蕊部位出现生长问题的表征,“油菜的心蕊部位出现了缩皱,主苔也受到伤害。”陈武汉说,结合种植大户的自述,基本确定是种植大户对小麦田进行飞防除草时因为药液漂移对周边农户油菜田造成一定的药害。

田间地头“问诊开方”.jpg

  2月14日一早,农业技术人员陈武汉在范岗镇联合村实地察看出现问题的油菜田。 全媒体记者 付玉 摄

  随即,陈武汉现场对受到药害的油菜开出了“诊疗方案”:对所有受药害影响的油菜田块喷施两遍碧户加芸苔素,追施尿素,解除农药的毒性。陈武汉说,“对于一些受药害比较严重的油菜田块,农技人员还会协助农户做好后续理赔事宜。”

  走访过程中,陈武汉注意到方怡青的禾苗长势不太好,也现场给出技术指导。“这次多亏农技人员过来帮助解决问题,减少了农户的损失,也防止了矛盾进一步激化,我非常感激。”方怡青说。

  近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范岗镇的农业技术人员天天都在田间地头。“农户有种植问题时我们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其余时间我们也四处走访进行苗情监测。”陈武汉介绍,1月11日,范岗镇某家庭农场,小麦出现大面积发黄和死亡现象。陈武汉第一时间到现场走访,发现是因为秋冬干旱,加上稻草还田厚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当即建议农场负责人马上开始喷施碧户和芸苔素,并结合这段时间的雨情,对每亩小麦施以尿素35斤,苗情得到有效缓解。

  “我们合作社流转了田地1200多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像今年春季这样小麦种植遇到问题的情况以往也发生过很多次。每次镇农业技术人员都能够第一时间对我们技术指导,帮我们减少损失保证粮食产量。”该农场负责人姚志说。

  今年以来,范岗镇已组织18名农技人员,开展8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春耕备播、病虫防控等关键技术指导。同时,该镇通过村级喇叭、朋友圈等宣传发放明白纸、技术宣传册,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反哺乡邻 共同致富

  2月18日上午,走进望江县高士镇漆岭村苔藓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张林飞正坐在工作台前用苔藓制作微景观。

  兔年新年刚过,张林飞的苔藓订单不断。“仅1月份,通过物流运输,共销售苔藓3000多平方米,产值超20万元。”张林飞笑着说道。

  张林飞一双巧手在景观瓮中上下翻飞,“一花一木方寸山,一瀑一景一重天”的立体山水美景便浓缩在不足半米的景观瓮中。在完成微景观造景后,他没有停歇,又忙着与妻子和工人们将刚采摘的苔藓装盒打包,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

田间地头“问诊开方”.jpg

  2月18日,张林飞指导工人们对苔藓的进行日常养护。通讯员 黄佩佩 摄

  “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好了,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苔藓种植和苔藓微景观制作的市场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好。”张林飞说,造景时,这些小型的,有艺术美的微景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多年前,张林飞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苔藓的商业价值。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摸索后,他回到家乡高士镇漆岭村,在武昌湖边流转了10余亩土地,筹备苔藓种植事业。

  “武昌湖的水质非常清澈干净杂质少,这边气候很适宜,空气没有污染,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植苔藓,”张林飞说,现在他已育有苔藓品种二十余个,可年产苔藓3万平方米、实现产值500余万元。

  苔藓培育种植初见成效之后,张林飞没有停下脚步,开始学习微景观制作技术。张林飞通过专业的微景观设计书籍、专家网上直播、实地走访相关企业等方式学习,并经过大量的造景实践,最终成为行家里手。

  张林飞苔藓种植基地的管护工人基本都是高士镇本地的村民。“天气渐渐暖和了,这段时间苔藓正在抽芽期,除草、浇水等管护工作十分精细。”张林飞还要指导工人们如何辨别不同的苔藓种类、如何为苔藓育种等和苔藓的日常养护知识等。“这些年,在生活中、在创业初期,我遇到了很多困难,镇村和乡亲们给了我很大帮助。所以,我也想教授他们技术,带动村民一起来种植苔藓,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近年来,有40多名村民在基地务工,仅工资每年就支出20多万元。“下一步,我将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种植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带动更多人致富。”谈到今后发展,张林飞信心满满。


(全媒体记者 罗少坤 何飞 查灿华 付玉 汪秀兵 通讯员 刘忆萍 张若钦 郑鹏 张泽宝 梁月升 周娟 朱礼普 华璐 黄佩佩)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