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带娃老人:无处安放的异地生活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安庆新闻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带娃老人:无处安放的异地生活

转载 2018/10/04 21:17:0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安庆新闻网 作者:aq163.com 11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在一个迁移成为常态的时代里,一个特殊群体被贴上了“随迁老人”、“带娃老人”、“老漂族”等标签。他们为帮子女照顾下一代,脱离了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儿女们扎根的城市,过上了新生活。不过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带娃老人在含饴弄孙之余,或多或少都面临着一些烦恼,比如,老来换环境,生活有些不适应;育子理念上,两代人未必合拍;相伴数十年,老来还被迫分居……这些都使老人们在精神上备受煎熬。

  一天到晚忙不歇 老人带娃身体常吃不消

  “我才帮着带了半年孙子,所有老毛病就犯了,实在是带不动啊。”市民白女士虽然今年才50岁,但谈起带孙子,她直呼吃不消。

  白女士的儿子在河北石家庄定居,去年儿媳生了娃,让她帮着带。“白天小夫妻要上班,我一个人在家带孙子,孙子闹腾得很,睡觉都得抱着,一放下就醒。晚上孙子跟我睡,一夜醒许多次,我从没睡过一夜整觉。”白女士说,自己有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才带了半年娃,老毛病都犯了,为了不给儿子添负担,只得回老家养病,“等身体好些还得再去。”

  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也让68岁的陈明生和老伴吃不消。陈明生和老伴去杭州帮女儿带娃已有四年,去年孙子上幼儿园后,老夫妻俩本打算回老家的,但女儿紧接着又生了二胎,他们只得继续住下去。

  “原本我们住在村里,种些菜,养点鸡鸭,自给自足,闲来还能打打麻将,可快活了。现在要从早忙到晚:每天早上6点,我起床去买菜,老伴开始忙着做饭。一家人吃完早饭后,我送大宝去幼儿园,老伴在家喂二宝吃饭。上午我带二宝玩,老伴则要做家务。中午二宝睡觉后,我们才能稍微歇一歇。但也歇不了多久,下午接大宝回家后,我得同时照看两个孩子,老伴又要忙着做晚饭了……”陈明生说,他出门的时候,通常是手上牵一个,怀里再抱一个,孩子小,时刻小心翼翼,生怕出什么问题,累得有些精神衰弱了,老伴也是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人生地生不自在 比起身体老人心更累

  记者在跟带娃老人聊天时发现,身体上的劳累他们都能尽量克服,但是心理上的疲累却很难摆脱。老来换环境,除了生活不适应,更难熬的还是内心的孤独。

  “我在北方完全住不惯,他们每顿都吃面食,我吃不惯;我早起喜欢逛市场买菜,那边买菜都是去超市,我不喜欢;一出门就坐公交、地铁,我也不习惯,只能每天待在屋里,一整天都说不了几句话。”白女士说,儿媳是北方人,说话嗓门大,自己感觉每天都像在挨骂,心里堵得慌,但无处诉说,那日子太煎熬了。

  “我跟老伴结婚后40年从未分开,如今却因为带娃,6年都很少有时间在一起了。”今年66岁的谭桂花在上海给女儿带娃,老伴在北京给儿子带娃,两人只有在放假时才能短暂相聚。曾经日夜相伴,老来却要被迫分居,彼此惦念,一说起这些,谭桂花总忍不住掉眼泪。

  陈明生身边虽然有老伴陪着,但两人同样觉得在异地带娃的生活很煎熬。“原来在村里,哪家哪户不认识?打个招呼,就进屋了。现在,小区里虽然人不少,但都不认识,想搭句话都难,心里真憋屈。想家的时候就打电话给亲戚,但也不能总打,怕人家烦;住在二十几层高的小房子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无比想念老家敞亮的小洋楼。还有,我跟那里的人也处不来。我说话声音大,有一次在买菜的时候,有个人以为我骂他,还跟我吵起来了,最后只能叫来女儿调解,我难受了好几天。”

  陈明生说,他跟老伴唯一的爱好就是打麻将,可是去杭州之后就没打过麻将了。只有在女儿、女婿放假时,他和老伴才能回老家,虽然来回折腾很累,但他们每次都会回来,一回来就打麻将过瘾,“每次走的时候都特别不想去,但想到女儿也不容易,能帮还是要帮一帮的。”

  育儿观念有碰撞 生活在一起常有不愉快

  除了生活不适应,带娃老人还要面临一个小障碍——与儿女共处时的各种“碰撞”,尤其是育儿理念上的分歧。

  “有一次我给孙女蒸了碗鸡蛋羹,用勺子放了一点盐,结果被孩子她妈看到了,尝了一口说太咸,直接倒进了垃圾桶。”今年65岁的汤女士因儿媳生了二胎去南京帮忙,她出人出钱还出力,却还常常被儿媳抱怨。

  在育儿方面,儿媳告诉她,要给娃穿尿不湿不能穿开裆裤、六个月前不要给孩子喂水、第一口辅食要吃米粉而不是米汤、喂饭要坐在餐椅上千万不能追着喂……“本来孩子就贪玩不愿吃饭,哄着她玩的时候,趁她高兴塞一口,她也会吃,不然就得饿肚子……”汤女士觉得很委屈,之前她靠祖传的那些“育儿法宝”带大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如今放到孙女身上,却经常被儿媳指责“不科学”。

  其实,在带娃问题上,不只是婆媳会有矛盾,陈明生也常和女儿发生分歧。大宝想出去找小朋友玩,陈明生不放心,总想跟着一起去,可女儿认为孩子应该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孩子不小心碰到了桌角,陈明生必然对着桌子又打又骂,“这破桌子,让你绊我家宝宝。”每每听到,女儿必然会抱怨,“你这样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陈明生不服气,“你当年就是这么带大的!”

  然而,纵有太多的疲惫、委屈和郁闷,这些老人仍在带娃路上坚持着。“现在孙女除了爸爸妈妈,唯一会喊的就是奶奶,有时候感觉她对我比和她妈都亲。”说到一天天长大的孙女,汤女士总是面带微笑。如今儿媳又怀了二胎,她依然愿意留下照顾。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